【车主之家 黑幕曝光】车主之家投诉频道2015年上半年累计收到了655宗各类投诉,很多投诉在车主之家的沟通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也有不少投诉限于责权,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们正在积极跟各地消费者协会联合,尽最大努力保障各位车主的实际利益。假如您有投诉需求或者好的建议,欢迎您来。
2015年上半年品牌销量与投诉量对比图 比亚迪比大众还火
(由于2015年6月份销量数据尚未公布,所以本文引用了2015年1-5月的销量综合作为对比)
比亚迪在2015年1-5月销量即将突破20万辆,比亚迪的“542工程”也出尽了风头,基本从此前的下滑中走出。但在投诉量方面竟然也大幅飙升,竟然以微弱优势超过“常胜将军”大众,还是有点出人意料,毕竟论品牌、销量、市场占有率等因素,比亚迪跟大众不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呢?在车型投诉量上我们会详细说明。
大众以78例排第二,投诉焦点却不是速腾,而是帕萨特。前不久大众pg娱乐游戏官网推出定帕萨特送苹果手机的促销活动,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并未将厂家的促销活动告知消费者,于是引来大量投诉。
经销商的解释是以折现的方式将手机的钱优惠在车价里,马后炮谁不会?这样的解释明显欠缺说服力。其次就是大众“百修不得其解”的发动机漏油问题也贡献了不小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日产也进榜客串一把,此前日系品牌的投诉量都很难进前十。两品牌一共有41例投诉,其中13例为车辆故障类投诉,剩余28例跟车辆并不是有太大关系。包括:车主提车后发现货不对板、精品没有装好、惠民补贴迟迟拿不到、提车日期被一拖再拖等问题。
日系向来以省心、省油著称,这个优势依然没有丧失。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系经销商也变着法子诱惑车主到店咨询,在服务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导致投诉量大增。看来用户在买车的谈价格的过程中不能大意。
2015年上半年车型销量与投诉量对比图 速腾被人遗忘
2014年下半年车型投诉与销量对比图 速腾断轴事件的火爆期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速锐能以48例投诉的压倒性优势独占鳌头,其中不少都是车主之间通气集体投诉,因此以自然投诉而言,比亚迪其实还是比不过大众。主要是因为其双离合产生的问题。前阵子有不少比亚迪车主在车主之家投诉频道反映,速锐、思锐车主行驶至1000-8000公里的时候,会产生抖动、缺档、奇数档缺失等情况,经检查是离合间隙过大导致。
好在速锐保4年,许多符合条件的车主都得到厂家的免费维修服务,如:更换离合器总成、电液模块、软件升级等。但是有的车主在维修过后仍有旧病复发的迹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厂家和经销商还是积极主动配合车主检查维修,这点还是值得表扬。但车主均担心出保后双离合的维修问题,这点厂家并没有任何延保承诺。
排行榜中科鲁兹以19例投诉排第二,并没有集中的投诉点,投诉内容从车辆轮胎、变速箱,小到点火线圈、车辆钥匙,都有涉及。虽然国内的美系车终于摆脱了“油老虎”的帽子,但是在质量把控方面还是有待提升。
另外通用厂家有免费赠送的动力总成延保服务,但是隐含前提是出保后要继续在指定的经销商做保养,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赠送的延保服务,不少雪佛兰、别克车主纷纷躺枪:厂家只说送,没说出保后还要继续在4s店做保养,出了问题却无法索赔,最冤的是谁?
2015年上半年车辆类别投诉比例图 自主品牌质量差?
2014年下半年车辆类别投诉比例图 自主占30%
2015年上半年在投诉量比例上,国产品牌车型的投诉共271例,占总投诉量的42%(2014年下半年占30%),这其中比亚迪贡献最大。
问题类别比例 投诉焦点是发动机问题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因为在投诉时是可以同时勾选几个问题类别,不少车主投诉时都不止一个问题,所以有的类别总数会比别的别要高。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与此同时也成了投诉频道里的“热门词条”占28%,大部分汽车故障都跟发动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的车主或许会说,现在新的三包法有对该部件进行特殊照顾,但是依然有许多在质保期之内出现发动机故障的车主得不到相应的索赔服务。
例如有位车主的ea888发动机在质保期之内出现顶缸事故,经销商的做法竟让是只为车主更换相应的零部件,更换零件多达一百多个,要问为何不肯更换整机,因为三包法规定哪里坏了修哪里。最终通过车主之家投诉频道与经销商的跟进与协调,经销商才愿意尽力去帮车主申请更换整机的赔偿。
再来说说服务方面的投诉,俗话说顾客是上帝,其实这句话并未讲全,正确的理解方式是“顾客刷卡之前是上帝”,交完钱后从上帝随时被经销商贬为庶民,因此服务产生的投诉占投诉频道的23%。
在此投诉编辑为您归类一下部分经销商特有的手段:糖衣炮弹、死缠烂打、狸猫换太子等,例如:洽谈时经销商口头承诺赠送各种精品,实际提车时什么都没看到,一看合同关于事项只字未提,车主只能哑巴吃黄连;再者车主车辆在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当时并未注意,等到出了质保期故障严重化,车主只能以大出血的形式进行维修;甚至有的车主以特殊优惠价格订车,提车时竟然是库存半年以上的车辆甚至是维修过的。
在此特别提醒了各位消费者要警惕,不要过于相信口头承诺,一切以白字黑字为准,多往合同上记一个字,就为购车多一份安全保障,这并不难吧?
编辑总结:随着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各厂商会变花样包装自己的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购买。但是从本文数据以及案例可以看出,有的包装是以误导的形式诱骗消费者上钩,因此上当的消费者比比皆是。在出现客户投诉之后,有的经销商、厂家会积极处理,有的则熟用三包法各项条款,利用法律漏洞推脱责任,所以吃亏的永远的是消费者。
在此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三包法的各项条款,加大对厂商的监督、惩处力度,同时增加更多第三方鉴定机构,在消费者与厂家出产品质量现纠纷之后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还消费者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最后特别声明:文中所有数据来源车主之家投诉频道,全部样本数量还不足以完全反应整个汽车市场投诉动态,所以仅供参考。